|
摘 要:元伦理学虽然流派众多、理论纷呈,但归根结底有一个共同的根本关注,那就是对于善、恶等道德性质的本体论地位问题的研究。这一使命既是袪魅后的现代社会生活所赋予元伦理学的任务,也是人类对于自我理解的深入探索。元伦理理论的崭新形态道德虚构主义,试图在道德实在论与非实在论之间走一条折衷路线,但其对于信念的虚构主义处理导致了其理论的失败。伦理自然主义以一种平实可信的方式合理解释了道德性质的客观权威性,为后形而上学时代的道德理解开辟了通衢大道,代表了元伦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元伦理学 道德性质 道德虚构主义 伦理自然主义 作者:张亚月 文献出处: 哲学门(总第十八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范美忠事件的警示意义与社会主流价值的建构思考” 摘 要:社会主流价值在当前社会中的缺席状况是一个非常显明的事实。围绕范美忠事件展开的价值观混战警示我们,必须正视社会主流价值缺失这一问题,因为它严重消减了社会作为道德共同体的整合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缓解了社会主流价值缺失、非主流价值甚嚣尘上的困境;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能天然地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并行使其社会功能。这是因为,社会主流价值属于社会价值,它具有生活性、社会性,而较少政治色彩,并且应该由社会力量主导形成;而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属于政党价值;它要想成为真正的社会主流价值,必然要经历漫长和艰苦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的关键,在于对具体提供价值指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理论上的完善。 关键词:社会主流价值 范美忠事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政党价值 社会价值 八荣八耻 作者:张亚月 文献出处:“中国应用伦理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主办),http://www.aecna.com/dispArticle.Asp?ID=2330 |
上一条:学科建设系列成果(一)
下一条:哲学学科建设项目结项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