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九九沙龙第三十八期:“身体、空间与体验”沙龙综述

创建时间:  2010/01/20  纪谦玉   浏览次数:   

      2010年1月15日,社科学院哲学系师生在B106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身体、空间与体验”的学术沙龙。此次沙龙由杨庆峰、周丽昀两位老师主持,社科学院的彭立群、刘友古、朱承、刘小涛、沈海燕、鲍建竹等老师和20来个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本次沙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几位老师对相关关键词进行解读;第二部分是师生针对电影《阿凡达》进行交流和讨论。

 

      首先由周丽昀老师对关键词“身体”进行了解析。周老师谈到身体理论已经成为当今西方学界讨论的热点。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主义的兴盛导致了作为符号的身体的产生;二是性别关系的转换导致了作为权力的身体的产生;三是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使身体成为客体或主体的场域。这其中表现为一个焦点,是作为主体的身体和作为客体的身体之间的张力;一条线索,即从二元论到非二元论的转化。与之相关,身体是什么?谁有权利拥有身体?我们希望拥有哪种身体?哪种身体值得拥有?这些关于身体的道德和民主视角都值得关注和探讨。之后,周老师简要回顾了身体理论的哲学渊源和及其理论基础涉身自我,着重强调了身体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确定性与模糊性,这导致自我的认同危机,自我与他者的区分也变得模糊且难以确定。最后周老师提出了几个现实问题:如何观照生命伦理学传统理论框架的局限性与有效性?如何应对网络空间中由身体退隐引起的责任、义务和关系问题等?我们应发展什么样的身体伦理学?

 

      杨庆峰老师对“空间”的概念做了说明。海德格尔对空间独立地位的强调以及现代哲学中的空间转向使得空间成为独立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为了有效阐明这个概念,他从“居所”谈起,对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三个维度对“居所”的态度给予了说明,以城市作为居所的形式,存在着两个主要倾向:一者是海德格尔及大部分哲学家所提到居所是诗意的栖居与美好生活的乌托邦;一者则是雅斯贝尔斯所描述的“死亡之城”。此外,芒福德的第三条路径需要注意到。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杨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居所的意义?居所的构成?还有在居所形成过程中,筑造意义已经明了,但与筑造独立的拆毁意义始终晦暗不明。随后他联系影片《阿凡达》从意识与居所的关系进行一种空间角度的考察。

 

     随后,彭立群老师做了“现象学体验与电影Avatar的联想”的主题发言。首先,彭老师从对Erfahrung的分析入手,区别了Experience与Erfahrung之间不同,其后,又对Erfahrung的四个类型“物、本质、范畴和自我”进行了剖析。在现象学中,对物的体验,在于对行为主体与物之间的关系的体验;对本质的体验,在于行为主体与理想对象间关系的体验;对范畴的体验,在于对理想对象之间的关系的体验;对于自我的体验,则是与自我的关系的体验。这四种类型的体验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不断夹杂在我们日常的体验之中的。联系影片,彭老师又谈到了Erfahrung与人的虚拟世界的关系,认为我们早已进入虚拟世界,在柏拉图的理念世界那里已经有了清晰的体现。接着彭老师对影片进行了扩展的解读,阐述了技术与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从以前作为肉体延伸的工具化的替身,到现在大脑的延伸,以及影片中描述的想象与替身技术。最后,彭老师简略的概述了Avatar与控制及其悖论,Avatar与人类体验以及我们如何面对Avatar。

 

      在老师们对基本概念进行解读之后,大家以影片《阿凡达》为讨论文本,就虚拟技术、身体、空间、体验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刘友古老师就虚拟世界与理念世界以及神话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说明;刘小涛老师分析了虚拟实在和柏拉图式的理念世界的区别;朱承老师与周丽昀老师就身体政治学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同学们也纷纷踊跃发言,就身心关系、技术与技能的差别、虚拟技术与人的生存方式、科技的运用及其限度、人工智能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研究中的建构因素、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冲突、身份的社会认同、真实与虚假的界定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刘友古老师从诠释学的角度总结了同学们的发言,他认为大家对《阿凡达》这部电影的理解,需要从四个层次进行分析:一是从影片的表现手法去体验高科技带来的震撼;二是猜测导演的意图,发现事理的本质;三是以自己的立场对影片进行独到的诠释;四是对自我的表达。通过自我的理解与提升,则可看到人类的未来与自我的未来。

 

      同学们认为在老师的理论解读基础上对影片进行讨论会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收获颇大,气氛也很热烈,希望以后能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张翼、曹秀娟整理)

上一条:九九沙龙第三十九期符号学研究前沿

下一条:九九沙龙第三十七期:“价值论研究与学科建设”沙龙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