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升专业素养 承载青年担当——社科学院本科生2015-2016学年秋季学期首日教育顺利举行

创建时间:  2015/08/30  陆耀峰   浏览次数:   

 
为增强学生专业认知,拓宽学生专业视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时代担当精神,2015830日下午社科学院在A316教室举行秋季学期首日教育。社科学院哲学系副主任刘友古,哲学系教师张亚月,2014届哲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于翔及社科学院全体本科生参加了首日教育。活动由本科生辅导员聂海岭主持。
分析学业问题  定位发展需求
首日教育的第一个环节,辅导员聂海岭就目前阶段本科生学习发展中的问题和需求做了分析交流。他首先介绍了本科在校生的整体情况,就目前学生结构特点及潜在的问题为同学们做了分析。并就各年级学生学习发展现状为大家做了介绍。聂海岭介绍说毕业班的考研热潮呈现出新的态势,同学们在直研政策和考研信息的了解方面需求比较大。13级学生的班级凝聚力较强,但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和执行能力有待改善和提高。新进学院的14级同学,学习基础较好,学习热情很高,同学们对专业课学习方法了解、课外培养平台应用、哲学专业国际交流情况等方面的需求也较高。聂海岭介绍说秋季学期的首日教育是在了解分析各年级同学学习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开展的,学院会积极协调相关信息和资源解决好各班级同学目前的需求和问题。
校友教师联袂  深化专业认知
 围绕低年级部分同学在专业认识上在需求,本次首日教育邀请了社科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校长奖学金获得者于翔为在校同学分享经验交流感悟。作为哲学专业的毕业生,于翔谈到了哲学对他的影响。他说社科学院的学习经历奠定了他哲学学习的基础,社科学院哲学系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一座思想宝库,大家要善于从每位老师身上学习生活的哲学和思考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理性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哲学专业教师张亚月从哲学教育的角度为同学们讲解了哲学专业的认知问题。她说哲学的选择将让大家的思想和思想能力变得不寻常。哲学是最开放最自由最具深度的学科,哲学系也是最能锻炼大家思想力的场所。当前的中国社会,经历着现代化转型,需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命运有最深沉思考力的人,大家要立志成为这样的人。同学们经过若干时间的哲学学习,将会成为精神上的贵族,享受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自由度。
创新讲解形式  拓宽专业视野
在哲学专业的国际交流方面,于翔介绍了2012年赴罗格斯交流的经历和体会。他从罗格斯"良好的生态和生活环境"、"优质的学习资源"、"充满活力的大学氛围""哲学专业的实力"等视角,用轻松幽默的话语为与会同学介绍了他12年的那场"美冬之旅"。异域的风情和罗格斯见闻深深吸引了在场的同学,增进了同学们对罗格斯交流项目的认识。作为哲学系分管国际事务的老师,张亚月为大家介绍了哲学专业的国际交流情况。她说,在开放的中国,世界眼光的习得,多元价值立场和观点,必须要在国际化的环境中才能够最好最快的养成。作为中国学生,最恰当的方式就是走出国门看看。张亚月老师也详细介绍了上海大学相关的国际交流平台。她说希望大家把握学校多种多样的国际交流渠道和非常丰富的国际交流资源,这对于学习专业知识,快速提高英语能力,迅速了解国外文化很有帮助。
导师深度参与 巧授学习方法
为发挥学院"一对一导师制"即专业教师在学生学业指导方面的教育优势,首日教育邀请了哲学系副主任刘友古老师从哲学专业课内外学习方法的角度为同学们深入介绍了哲学专业的学习方法。他介绍说,兴趣,自立,方法是哲学专业学习三个重要的要素,其中方法非常尤为重要,好的专业学习方法,将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他首先从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史、著、专、用等每大类课程的学习方法。并从阅读、思考、语言三个方面着重讲授了课外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有效的结合起来。最后,刘友古老师寄希望同学们通过合理的学习方法,在专业学习能力上有所提高,最终成为一个拥有哲学气质的复合型人才。
 秋季学期首日教育围绕同学们专业素养的提高,开展了有效的交流分享。切实满足了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解决了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将同学们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推动了实际工作的创新。
                                                                            

上一条:社科学院本科生中秋座谈会顺利举行

下一条:社科学院顺利举办哲学兴趣小组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