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试论研究戴维森真之理论的一个新视角》《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3期; 戴维森的真之理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主题之一。但由于其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重大影响,他的真之理论往往被当作其意义理论的工具。事实上,这种理解有失偏颇。柯卡姆提出的关于研究真的三种计划的区分,即形而上学的计划、辩护计划和言谈-行动计划,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戴维森的真之理论。这种视角不但能帮助我们避免研究戴维森的真之理论可能造成的混乱,突出其真之理论的整体性,还能帮助我们理解真在戴维森整个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2.《怀疑论与可废止推理》《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二期; 怀疑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怀疑论直接否定我们获取知识的可能性;第二种怀疑论既不肯定我们获取知识的可能性,也不否定我们获取知识的可能性,而是将这个问题悬置起来。然而实际上,如果我们能证明第一种怀疑论是错误的,并由此得出肯定的结论,即我们可以获取知识,那么我们就能很容易否定第二种怀疑论。约翰·波洛克提出可废止推理思想为我们反驳怀疑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它不但能帮助我们驳斥第一种怀疑论,获得肯定的结论,同时又能废止第二种怀疑论。 3.《试论戴维森的真之理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10期; 戴维森的核心成果之一是其真值条件语义理论,该理论通过给出句子的真值条件以解释其意义。因此,在这一理论中,戴维森的真之理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戴维森的真之理论来源于塔尔斯基的真之定义。但在塔尔斯基的真之定义中,自然语言应排除在外,因为它会导致语义悖论;而且,塔尔斯基的真之定义不能直接被用来解释语言的意义,因为在给出真之定义的过程中,塔尔斯基已赋予解释优先地位。因此,戴维森必须对塔尔斯基的真之定义进行修改。但令人遗憾的是,修改后的真之理论实际上仍然不能满足其意义理论的要求。 |
上一条:盛宁重要成果“摘要”
下一条:盛宁重要成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