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九九沙龙第三期新学期第一次学术沙龙总结

创建时间:  2005/10/25  纪谦玉   浏览次数:   

      2005年10月14日下午,在社科学院五楼阅览室,社科学院的部分教师以及研究生,还有美术学院的李笑舟老师一起进行了新学期的第一次学术沙龙。沙龙由彭学农老师主持。他提出本次沙龙的主题是学术思想交流,包括自己最近在从事的科研活动,学术心得、体会和感受以及各自的一些观点等。

      彭学农老师首先发言。他说最近比较关注现实问题,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提升城市文明方面的,另一篇是“索罗斯的反射性理论及其实践辩证法基础”,他认为自己的文章有一定的战略性,但可能哲学性较弱。现实问题是彭老师最近思考和关注的重点,或者说是一种追求。他认为哲学问题要与现实相关,要建立世界性哲学,具备世界性眼光。比如女性主义、生态主义等都可以进行世界性研究。

      闵冬潮老师结合自己在英国的读书和工作经历指出,我们目前的哲学研究有时是与国内外的现实脱节的。哲学不应是经院哲学,而是要关注现实问题,带着当下的问题重读经典。另外,她认为应该鼓励搞哲学的人走出自己的学科与专业,多与其它专业交流;同时,也要欢迎其它专业的同行从各自的方向进行哲学的思考与研究。由于专业分割严格,有些哲学分支就被边缘化,很难获得资源和支持,也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阻碍了哲学的发展。哲学研究总是要打破哲学专业意义上的“围城”。

      周丽昀老师认为自己最近比较着迷于“专业外学术生活”。她说她最近读了《闲暇:文化的基础》、《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以及印度哲学家奥修的一些著作,对工作、金钱、灵魂等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周老师说她比较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对人性的观照和反思,认为偶尔从专业研究和创作中抽身出来,进行专业外的学术滋养和补充,可以走向一种更广阔更有价值而且快乐充实的学术生活。这是最切近的“现实”问题,对更好地协调工作和生活不无裨益。

      杨庆峰老师指出,哲学应该关注现实问题,这是我们都认可的,但是现实问题琐碎易逝,而哲学研究的是相对不变的东西,如何更好地使两者结合呢?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在进入现实问题之前必须对自身有清晰的反思,包括什么是现实问题?什么是现实?他认为哲学应关注经验事实本身,包括对事物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描述”,而非建立在社会学、人类学的“现实”概念基础上。

     李笑舟老师认为所有的概念都是人造的,而存在是自在的,存在先于概念。概念是人对存在的思考和描述,概念是存在的延伸,概念不能解释存在。在所有的概念体系中,对存在的描述必然是自相矛盾的。中国过去是大一统的,现在则更多元化,并需要多元化。所有思维都是有价值的,是共存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多元化就是一体化,多元化以外没有一体化。人有意志,可以在多元选择中利用规律达到自由。社会秩序是自然秩序的表象,但不存在表象之外的社会秩序。人也是自然的力量,但他是飞翔的,不被他创造的东西所束缚,不反对本体。

      周老师说,看来大家都普遍认同哲学要关注现实问题。而我们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本身虽缺乏明晰的说法,但依然遵循基本的“约定俗成”的意义,这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是如果哲学是无所不包的,它如何与其他学科相区分?或者就是元哲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哲学的本质、特点或者使命是什么?

     研究生陈肖利认为哲学要关注人类命运;而杨庆峰老师则困惑哲学在关注人类命运的同时能否同时关注个体自身;李笑舟老师认为每一朵花都可以开放,哲学家的问题是哲学家创造出来的;闵冬潮老师认为哲学应该关注丰富多元的历史和社会生活;周老师认为哲学研究的范围从理论上讲可以无所不包,但并非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哲学问题,哲学归根到底还是有不同于科学和常识的思维方式,具有超验和反思的品质。哲学问题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自然呈现出来的,而不是哲学家自身的创造;彭学农老师认为很多哲学理论之所以被接受,是与现实相关的,现实需要并选择和催生一些理论。

      在大家看上去非常发散的讨论背后,似乎也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哲学如何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哲学工作者应该并可以做哪些工作?彭学农老师最后总结说,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发现,我们要有“问题意识”,围绕问题来谈,就会变成现实,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才能说服人。哲学不是痴人说梦,而是要改造社会。比如,哲学家们谈自然的价值,人类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逻辑对自然的伤害,等等,都是在哲学的范围内展开的,但对人们的现实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这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因此,我们依然还是要“多谈点问题,少来点主义”,唯有如此,哲学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周丽昀 整理) 

上一条:九九沙龙第四期“天道与自然”沙龙纪要

下一条:九九沙龙第二期哲学系科学与人文沙龙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