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2月28日,社科学院哲学系举办了一场题为“元代吴澄理学思想研究报告”的学术沙龙。此次沙龙由社科学院哲学系教师吴立群博士主讲,社科学院哲学系教师闵冬潮、杨庆峰、尹岩、朱承、彭学农、刘友古、周丽昀、张艳芬参与了讨论。讨论会由杨庆峰主持。 吴立群首先介绍了该研究的相关背景。吴立群认为,对元代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儒家文化的包容力、变通性和延续能力。吴澄作为元代著名理学家,其哲学思想涉及理气、心性、工夫、象数及变易等诸多方面,对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接着,吴立群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一,就理学内部的演变历程而言,吴澄弘扬心性的理学思想,为明代朱学的发展和王学的兴起提供了某些必要的思想条件。其二,就理学产生的社会影响而言,吴澄以道自任与独立省察的治学态度,实开元代学术综合和发展之风气。在吴澄的理学思想中,儒家的理想人格得到了重新全面的肯定,为元代儒者的精神追求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的支柱。最后,吴立群指出,儒家以兼有伦理性、功利性的“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因此,在研究中,不应将思想理论作为一个孤离的过程来处理,而应积极寻找决定其思想形成的政治文化背景,从而将其思想及其来龙去脉、结构、中心和影响关系充分地展示出来。在吴澄的理学思想中,支持他生命的一个最强烈的因素,并不是思想本身的探索,而是历史文化的使命与社会风教的责任。 在随后的讨论中,闵冬潮老师就研究中所采用的史料与吴立群进行了交流,并结合自身经历对儒家思想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发表了感想。朱承老师就吴澄的学术渊源及其与同时代理学家许衡之间的比较与吴立群进行了讨论,同时他认为,先从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政治影响入手,再深入理论内部的研究方法较为独特,具有新意。刘友古老师对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艳芬老师、尹岩老师对元代理学流派的地域性谈了各自的认识。彭学农老师就《宋元学案》的史料价值与吴立群进行了交流。周丽昀老师和杨庆锋老师也就吴立群老师和各位老师的观点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吴立群 整理) |
上一条:九九沙龙第二十四期“凝练学科方向、聚焦学术兴趣”
下一条:九九沙龙第二十二期 “儒学与现时代的中国政治文化”沙龙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