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九九沙龙第五十一期:“后天物理主义与解释鸿沟”沙龙纪要

创建时间:  2011/05/14  朱英杰   浏览次数:   

2011429,哲学系第51期九九沙龙在院401室举行。此次沙龙活动邀请到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王晓阳博士作题为"后天物理主义与解释鸿沟"的学术讲演;我院教师欧阳光明、朱承、彭立群、张艳芬、刘友古、鲍建竹、曹青春、刘冰、刘小涛等人,以及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数位研究生参加了学术交流。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心灵哲学成为英语哲学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各种形态的一元论、二元论层出不穷。其中最受追捧的是深受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影响的物理主义。王晓阳博士首先对物理主义的基本形而上学主张和认识论主张,以及物理主义的几种不同版本作了基本介绍。在详细阐述物理主义需要面对的几个哲学困难(包括知识论证、Zombie论证、解释鸿沟)之后,王晓阳博士介绍了一种后天物理主义(a posteriori Physicalism)。在他看来,后天物理主义能够有效地对付物理主义面临的几种挑战,因此,后天物理主义是目前看来最有前景的心灵哲学立场。
针对王晓阳博士的立论和基本论证,我院教师随后与之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与会者的质疑集中于三个方面:(1)后天物理主义是否能有效地应对物理主义面临的挑战;(2)物理主义本身是否是个值得辩护的哲学立场;以及(3)后天物理主义的一些细节方面是否还需要进一步解释和辩护。面对提问,王晓阳博士耐心地一一作了阐述和答辩。
在心灵哲学的发展历程里,后天物理主义是新近产物,也许,她的合理性还需要进一步检验。不过,与会者普遍表示,王晓阳博士的讲演为我哲学系带来了心灵哲学的前沿讯息,同时,也促进了沪上兄弟高校之间哲学研究的互动。
 
(撰稿:刘小涛)

上一条:九九沙龙第五十二期:反思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下一条:九九沙龙第五十期:“永恒还是瞬间——闵斯特伯格的价值世界”沙龙纪要